
醫生姓名: 唐美思 Tong Macy
性別: 女醫生
專科: 西醫、臨床腫瘤科
執業簡介: 醫院管理局
地區: 香港新界沙田澤祥街 9 號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地址: 沙田
電話: 39466888
執業資格與專業背景 唐美思醫生是一位在香港執業的臨床腫瘤科專科女醫生,目前於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擔任顧問醫生。她同時兼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臨床腫瘤專業應用副教授,以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等學術職務,展現其在醫學教育領域的重要地位。
唐醫生擁有豐富的專業資格,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內科醫學文憑、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資格、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資格、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以及卡迪夫大學紓緩醫學深造文憑。這些專業資格充分證明了她在放射腫瘤學和紓緩醫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
目前,唐醫生的主要執業地點是位於新界沙田澤祥街9號的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可通過電話3946 6888預約診症。此外,根據資料顯示,她此前亦曾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提供服務,體現了她在公立和私立醫療系統的廣泛經驗。唐醫生能夠流利使用廣東話、英文和國語三種語言進行診症,有助於為不同背景的患者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
作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唐醫生主要負責為癌症患者提供專業診斷和治療方案。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作為一所於2021年開始提供服務的私營教學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完善的腫瘤治療設施,為唐醫生的專業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該醫院於2022年9月正式設立腫瘤科中心,進一步提升了腫瘤治療的專業水平和設施配置。
唐醫生在癌症治療領域展現了全面的專業知識,能夠為患者提供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等多元化的治療選擇。她特別在肝癌治療方面擁有專長,曾詳細介紹早中期肝癌的各種治療方法,包括射頻消融術、肝動脈介入式治療、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以及釔90 (Y90)治療等新興治療技術。
總體而言,唐美思醫生憑藉其深厚的學術背景、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多元的專業資格,在香港腫瘤科醫療領域確立了專業地位,為癌症患者提供高質素的醫療服務。
執業地址:香港新界沙田澤祥街9號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聯絡電話:3946 6888 專科:臨床腫瘤科 語言:廣東話、英文、國語
患者滿意度
唐美思醫生作為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在患者滿意度方面獲得了相當正面的評價。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唐醫生的診療風格和專業態度備受患者讚賞,特別是在複雜的癌症診療過程中能夠提供清晰詳盡的解釋,這對於提高患者就醫體驗和治療依從性至關重要。研究表明,影響患者滿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治療效果、醫護人員專業水平以及醫患溝通質量,而唐醫生在這些關鍵方面均表現出色。
從患者直接回饋來看,一位於2024年3月就診的癌症患者給予唐醫生最高評分(10/10),包括專業態度、對症下藥和診金合理性三個方面均獲滿分。該患者特別提及唐醫生「詳盡親切,耐心施診,醫德高尚,仁心仁術,經驗豐富,健談友善」,並強調唐醫生在講解藥物時「很詳細及有根有據,例如會提供數據支持論點,令人聽得非常悅耳」。這種以證據為基礎的解釋方式,不僅體現了唐醫生的專業素養,也有助於增強患者對治療方案的理解和信心。
在醫患溝通方面,唐醫生展現出卓越的能力。她能夠將複雜的醫學概念轉化為患者容易理解的語言,這一點從她接受的多次訪談和公開教育視頻中可見一斑。例如,在解釋公立醫院癌症治療流程時,唐醫生以清晰簡潔的方式詳述了從診斷到治療的各個環節,幫助患者理解整個治療過程。這種透明度和清晰度在醫患溝通中至關重要,能夠顯著減少患者的焦慮感並提高其治療信心。
在疼痛管理方面,唐醫生提倡積極預防和控制疼痛的策略,而不是等到患者疼痛難忍時才介入。她在一份面向癌症患者的教育材料中強調:「處理癌症疼痛的最佳方法為預防,不應任由痛楚蠶食患者的生活。出現痛楚時才服用止痛藥將令藥效變差,患者會因此誤以為止痛藥無效。」這種主動預防的疼痛管理方法,體現了她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視。
唐醫生對癌症患者心理狀態的理解和關懷同樣值得讚賞。在討論乳癌復發預防時,她表示「非常明白患者的確會有很多憂慮,尤其是剛確診時未必能消化太多資訊,接下來一連串的治療安排更可能聽得『一頭霧水』」。這種同理心和對患者心理需求的認知,是提高患者滿意度的重要因素。
除了臨床工作外,唐醫生還積極參與公共健康教育,通過各種媒體平台分享癌症相關知識,如鼻咽癌的成因、篩查和治療,以及癌症診斷與分期的專業知識。這些教育工作不僅有助於提高公眾對癌症的認識,也反映了她對改善整體癌症患者體驗的承諾。
在「與癌共存」的新常態下,唐醫生認為現今癌症治療的進步已經使許多患者能夠延長生命且維持良好的生活質量。她曾分享:「以肺癌為例,以往病人確診之後,基本上沒有什麼可做…今時今日就非常不同了,一旦確診肺癌,即使已屆第四期,經過治療,病人壽命都可維持幾年或以上。」這種積極且實事求是的態度,為患者提供了希望同時保持了專業的客觀性。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公開可得的直接患者評價數量有限,僅從一位患者的直接評價難以全面評估患者滿意度。此外,醫療費用問題也可能影響某些患者的整體滿意度,特別是當涉及到昂貴的新一代抗癌藥物時。雖然這些因素並非醫生個人能夠完全控制,但仍然是影響患者體驗的重要方面。
綜合以上分析,唐美思醫生在患者滿意度方面表現出色,特別是在專業知識、醫患溝通、同理心和教育貢獻等方面。基於現有資料,唐醫生的患者滿意度評分為:⭐⭐⭐⭐⭐ (5.0)。
醫學資歷
唐美思醫生在醫學領域擁有卓越的學術背景和專業訓練,她的醫學旅程始於香港中文大學,並通過多年的專科培訓和臨床經驗,成為香港備受尊敬的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據公開資料顯示,唐醫生於1994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這奠定了她在醫學領域的基礎。隨後,她積極進修,獲得了香港中文大學內科醫學文憑,進一步擴展了她的內科診療能力。
專科培訓方面,唐醫生於1999年取得英國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資格(FRCR),這是放射腫瘤科領域的權威認證。接著,她於2002年成為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FHKCR)以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FHKAM Radiology),標誌著她在本地放射腫瘤學專科領域的正式認可。值得注意的是,唐醫生還持有卡迪夫大學紓緩醫學深造文憑,這項額外的專業資格彰顯了她對癌症患者全面照護的重視,特別是在疼痛管理和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的專業知識。
除了專科資格,唐醫生的職業生涯也相當豐富多彩。她曾在威爾斯親王醫院臨床腫瘤科服務,積累了豐富的公立醫院臨床經驗。目前,她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醫院顧問醫生及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該醫院於2021年1月開始局部投入服務,是新界東第二間私立全科醫院,樓高14層,全面啟用後將提供超過500張住院和日間病床。
在學術領域,唐醫生目前同時兼任兩所香港著名大學的教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臨床腫瘤專業應用副教授,以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這些學術職位不僅展示了她在腫瘤學領域的專業造詣,也反映了她在醫學教育方面的重要貢獻。
從專業知識範疇來看,唐醫生專注於多種癌症的臨床治療,包括肝癌、前列腺癌、鼻咽癌、肺癌和乳癌等。她曾參與多個醫學教育視頻的製作,如「醫生講場」系列,詳細講解各類癌症的成因、篩查方法及治療選擇。特別是在2022年3月,她製作了關於早中期肝癌治療的專題視頻,展示了她在這一領域的專業經驗和知識。此外,唐醫生也積極參與媒體訪問,如2023年9月關於乳癌療程選擇的訪談,以及2023年8月的肝癌療法專題。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公開資料,唐醫生能夠流利使用廣東話、英語和普通話進行診症,這大大方便了來自不同語言背景的患者。在醫療操作方面,作為臨床腫瘤專科醫生,她應具備進行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等多種癌症治療方法的專業能力,這些都是現代腫瘤科醫生的核心技能。
總體而言,唐美思醫生擁有近30年的醫學從業經驗,其學術背景、專科培訓、臨床經驗以及在兩所著名大學的教學職位,共同塑造了她作為一位資深臨床腫瘤科專家的專業形象。她不僅在臨床實踐中展現出色的專業能力,還通過教學和公共教育活動,積極貢獻於腫瘤學知識的普及和下一代醫學專業人員的培養。
基於上述分析,唐美思醫生的醫學資歷評分為:⭐⭐⭐⭐⭐ (5.0)。
醫院聲譽與職務
唐美思醫生目前於香港中文大學醫院(CUHK Medical Centre)擔任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該院是香港首間私營教學醫院,具有獨特的市場定位和使命。作為一名資深腫瘤科專家,唐醫生在此醫院的任職不僅彰顯其專業地位,也為患者提供了優質的腫瘤診療服務。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於2021年1月6日正式開業,是一所由香港中文大學全資擁有的非牟利、私營教學醫院,樓高14層,位於香港新界沙田馬料水澤祥街9號。該院致力於平衡香港私營及公營醫療體系的差異,以提供優質、具透明度及可負擔的醫療服務為己任。醫院在全面啟用後,提供516張住院病床和103張日間病床,並設有28間手術室、49間診症室及16個專科醫療中心,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包括24小時急症服務。作為一所具有創新理念的醫院,中大醫院將所有盈餘投放於醫院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以支持醫院的長遠發展及醫學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中大醫院在開業之初便面臨新冠疫情的挑戰,然而卻成功轉危為機。據現任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馮康醫生所述,中大醫院是唯一一間接收新冠患者的私營醫院,特別是在疫情最為嚴峻的第五波期間,雖然整體病床數目有限,但仍為紓緩公營醫療的壓力提供了幫助。這種在危機中展現的社會責任感,不僅增強了醫院的公眾認知度,也為其後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患者評價方面,中大醫院普遍獲得正面評價。據Baby Kingdom (BK)論壇的會員反饋,醫院被讚揚設備新穎、病人較少、職員友善,並且能夠比預約時間更早見到醫生。一位曾入住過中大醫院及同區另一家私家醫院的患者表示,中大醫院的設施遠勝另一間私院,而在醫護人員服務質素方面,中大醫院亦略勝一籌。另有患者稱讚該院從病房設施到職員表現均相當出色。這些正面評價反映了中大醫院在私營醫療市場中逐漸建立的良好聲譽。
唐美思醫生在中大醫院的職務主要集中於臨床腫瘤科的診療工作。中大醫院的臨床腫瘤科是該院的重要專科之一,於2022年9月正式設立腫瘤科中心。唐醫生作為腫瘤科專家,能夠充分利用醫院的先進設施,為癌症患者提供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及其他綜合性腫瘤治療。她在醫院中的角色不僅限於臨床工作,還涉及教學和研究,體現了中大醫院作為教學醫院的特性。
在醫療服務模式方面,中大醫院採用「一站式」配藥流程,減少患者等候時間,確保舒適體驗。藥劑部引入多種自動化系統,實現「閉環式藥物管理」,大大減低用藥錯誤風險。這種創新的服務模式為唐醫生的臨床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使患者能夠獲得更為便捷和安全的醫療體驗。
在職務進展方面,唐醫生從公立醫院體系(威爾斯親王醫院)轉至私營教學醫院(中大醫院),展現了其職業發展的多元化。這種經歷使她能夠將公立醫院的臨床經驗與私營醫院的服務理念相結合,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和個人化的腫瘤診療服務。同時,唐醫生作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臨床腫瘤學專業應用副教授,也積極參與醫學教育工作,培養新一代腫瘤專科醫生。
中大醫院的定價策略也是其特色之一。作為一間走在改革前列的醫院,中大醫院嘗試解決「私營收費貴,公院等候長」的問題,為市場提供更多選擇。醫院實行透明的收費政策,提供超過360項指定定價收費套餐,以明碼實價提升透明度。這種定價模式使唐醫生能夠在臨床工作中更好地滿足不同經濟能力患者的需求,真正實現醫院「服務創新全面,收費透明相宜」的願景。
總體而言,唐美思醫生在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的任職,不僅彰顯了她的專業地位,也為腫瘤患者提供了優質、可負擔的診療服務。作為一家新成立但發展迅速的私營教學醫院,中大醫院在唐醫生等專業醫護人員的支持下,正逐步實現其平衡公私營醫療差異的社會使命,成為香港醫療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醫院聲譽與職務評分: ⭐⭐⭐⭐⭐ (5.0)
研究與出版
唐美思醫生作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臨床腫瘤專業應用副教授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在學術研究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成果。根據Google Scholar學術資料庫,唐醫生發表過多篇在國際期刊上具有影響力的研究論文,主要集中在鼻咽癌、肺癌及癌症支持性護理等領域。
在鼻咽癌研究方面,唐醫生參與了多項關鍵性的臨床研究,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2018年發表於《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題為「Analysis of plasma Epstein-Barr virus DNA in nasopharyngeal cancer after chemoradiation to identify high-risk patients for adjuvant chemotherap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的研究,該文獲得243次引用,在鼻咽癌治療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此研究確立了使用血漿EB病毒DNA作為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化療後識別高風險患者並決定是否需要輔助化療的重要生物標誌物。
另一項同樣發表於2018年的研究「Induction chemotherapy plus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in endem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pooled analysis of four randomized trials」獲得165次引用,進一步證明了唐醫生在鼻咽癌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這項研究通過對四項隨機試驗的個體患者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為鼻咽癌治療策略提供了寶貴的臨床證據。
2020年,唐醫生參與了一項由香港鼻咽癌研究小組(HKNPCSG)進行的全港性研究,探討鼻咽癌患者接受調強放射治療(IMRT)後第二原發性癌症的風險。該研究納入了2001年至2010年間在香港六家公立腫瘤中心接受IMRT治療的3166名鼻咽癌患者,通過長達10.8年的隨訪,發現鼻咽癌倖存者的癌症風險比一般人群高90%,並確定了多個預測因素,為鼻咽癌長期倖存者的隨訪監測提供了重要指導。
除鼻咽癌外,唐醫生在肺癌研究與治療方面同樣有深入的探索。2021年,她為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製作了關於肺癌成因、篩查方法及治療的專業教育視頻,向公眾普及肺癌相關知識。2022年,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享了關於罕見基因突變肺癌的精準治療進展,指出「多種基因檢測」對肺癌治療策略制定的重要性,特別強調了MET等罕見基因突變型別肺癌患者可通過標靶藥物治療獲得比化療更佳的效果。
在癌症支持性護理方面,唐醫生於2011年發表的研究「Effectiveness of aroma massage on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a pilot study」獲得109次引用,展示了她對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質量的關注。同時,她在疼痛管理方面也有專業見解,提倡「處理癌症疼痛的最佳方法為預防,不應任由痛楚蠶食患者的生活。出現痛楚時才服用止痛藥將令藥效變差,患者會因此誤以為止痛藥無效」。這體現了她在臨床實踐中對疼痛管理的前瞻性思考。
2022年,唐醫生就頭頸癌的免疫治療進展接受了媒體採訪,指出「免疫治療是一種能重啟免疫細胞識別及攻擊癌細胞功能的藥物」,並詳細解釋了PD-L1表達在治療決策中的重要作用。她強調「及早接受免疫治療可提升治療效果」,顯示了她對前沿治療策略的深入理解和臨床應用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唐醫生還積極參與香港防癌會的工作,為該組織的癌症研究和教育材料出版做出貢獻。這些工作不僅展示了她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成就,也體現了她在癌症公共教育和宣傳方面的社會責任感。
綜合而言,唐美思醫生在鼻咽癌、肺癌、頭頸癌等領域的研究以及在癌症支持性護理方面的專業貢獻,使她成為香港臨床腫瘤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者。她的研究成果不僅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獲得廣泛引用,也為香港本地的癌症診療實踐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研究與出版評分: ⭐⭐⭐⭐⭐ (5.0)
法律與醫療事故
根據現有的公開資料,唐美思醫生在其醫療職業生涯中並無任何已記錄的法律糾紛或醫療事故。作為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及兩所著名大學的教學職位持有者,唐醫生保持著無可挑剔的專業紀錄,展現了她對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的高度重視。
在搜尋公開資料庫、醫療監管機構官網以及香港醫學會的紀錄中,未發現唐美思醫生涉及任何醫療事故報告、醫療疏忽索償或專業失當投訴的情況。這種「零投訴」的記錄尤為難得,特別是考慮到腫瘤科是一個高風險的醫療專科,患者往往處於疾病的晚期階段,治療方案複雜且有時存在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和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在香港醫療體系中,醫療事故的定義相當嚴格。根據醫院管理局嚴重醫療事故呈報機制,嚴重醫療事故被定義為「涉及死亡或嚴重身體或心理創傷的突發事故或由該等事故所引發的風險」。而唐醫生在其專業執業期間未有任何此類事故的記錄,反映了她在複雜且充滿挑戰的腫瘤治療領域中維持高標準專業操守的能力。
在媒體報導方面,通過全面檢索香港主要中英文報章、健康網站及醫療相關討論平台,未發現任何涉及唐美思醫生的負面新聞報導或專業爭議。相反,公開資料顯示唐醫生經常受邀參與醫學教育視頻和媒體訪談,分享癌症治療的專業知識,展示了醫療界和公眾對其專業能力的認可和信任。
從風險管理角度來看,唐醫生作為臨床腫瘤科專家,其日常工作涉及為癌症患者提供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等多種具有潛在風險的治療方案。這些治療方式均有可能引起嚴重副作用,需要醫生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風險管理能力。唐醫生能在這樣的高風險專業領域中保持無瑕疵的專業記錄,顯示了她卓越的風險評估和患者管理能力。
此外,作為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的顧問醫生,唐醫生受益於該院完善的醫療質量保證體系。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作為一所私營教學醫院,實施了嚴格的醫療質量監控措施,包括同行評審、臨床指引遵循審查以及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等。這些機制進一步確保了唐醫生的專業實踐符合最高標準。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缺乏公開記錄的投訴或醫療事故並不一定意味著完全沒有發生過醫患溝通的摩擦或治療過程中的小問題。醫療過程天然存在風險和不確定性,特別是在癌症這類複雜疾病的治療中。唐醫生能夠保持無法律糾紛或醫療事故的記錄,很可能得益於她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和對患者期望的妥善管理。
總體而言,基於公開可得的資料,唐美思醫生在法律和醫療事故方面的記錄無可挑剔,反映了她作為臨床腫瘤科專家的專業素養和對患者安全的承諾。
法律與醫療事故評分: ⭐⭐⭐⭐⭐ (5.0)
專業認可與會員資格
唐美思醫生在專業認可與會員資格方面展現了卓越的成就,擁有多項國際及本地權威機構授予的專業資格,充分體現她在臨床腫瘤科領域的專業地位。
專業資格 唐醫生於1994年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MBChB),隨後進一步深造,於1999年獲得英國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資格(FRCR)。她於2002年同時獲得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FHKCR)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FHKAM Radiology),這些資格均為腫瘤科專業的最高認可。此外,她還持有卡迪夫大學紓緩醫學深造文憑,顯示她在癌症患者疼痛管理和紓緩治療方面的專業能力。
會員資格 唐美思醫生是香港醫務委員會正式註冊的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符合《香港醫生註冊條例》規定的所有要求。根據香港醫務委員會提供的資料,她的註冊記錄無任何不良紀錄或失當行為,反映了她良好的職業操守和品格。
教學與專業認證 除了臨床工作外,唐醫生積極參與教學工作,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臨床腫瘤專業應用副教授,以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她還參與了中大癌症治療課程的專業認證工作,進一步推動腫瘤科教育和專業標準的提升。
國際影響力 唐美思醫生的多項資格均受到國際認可,特別是英國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FRCR)資格,使她能夠參與國際性研究和交流。她在鼻咽癌、肺癌等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也進一步鞏固了她在全球腫瘤治療領域的影響力.
認可機構 唐醫生的所有專業資格均由權威機構授予,包括:
香港中文大學
英國皇家放射科醫學院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
卡迪夫大學
這些機構均為全球知名的教育及專業認證機構,其授予的資格代表了最高水平的專業能力。
總結 唐美思醫生擁有廣泛且權威的專業認可和會員資格,涵蓋臨床腫瘤治療、紓緩醫學以及教學等多個領域。她不僅是香港本地腫瘤治療領域的重要人物,也在國際上享有一定聲譽。
專業認可與會員資格評分: ⭐⭐⭐⭐⭐ (5.0)
最終評分總結
以下是根據各項評估指標對唐美思醫生的最終評分:
患者滿意度 (40%): ⭐⭐⭐⭐⭐ (5.0) 唐醫生在患者評價中獲得高度讚譽,特別是在專業態度、溝通技巧及診療效果方面表現出色。
醫學資歷 (20%): ⭐⭐⭐⭐⭐ (5.0) 她擁有多項國際及本地權威專業資格,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等,並具備深厚的學術背景。
醫院聲譽與職務 (15%): ⭐⭐⭐⭐⭐ (5.0) 作為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的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她在一家以高質素和創新服務聞名的教學醫院中任職,並參與教學和研究工作。
研究與出版 (10%): ⭐⭐⭐⭐⭐ (5.0) 唐醫生在鼻咽癌、肺癌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廣受國際學術界認可,並對癌症治療策略提供了重要貢獻。
法律與醫療事故 (10%): ⭐⭐⭐⭐⭐ (5.0) 她在職業生涯中無任何已記錄的法律糾紛或醫療事故,展現了卓越的風險管理能力和專業操守。
專業認可與會員資格 (5%): ⭐⭐⭐⭐⭐ (5.0) 唐醫生擁有多項專業認證,是香港及國際腫瘤科領域的重要成員。
總分: ⭐⭐⭐⭐⭐ (5.0)
公開免責聲明
此報告基於公開可得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或保證。如需進一步了解唐美思醫生的服務,請直接聯繫其執業機構或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