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十大癌症專科營養師
香港十大癌症專科營養師
癌症患者的營養照護至關重要,一位好的營養師不僅提供專業的飲食指導,更帶來心靈上的支持。在香港,有一群經嚴格篩選的註冊營養師,專門服務癌症病人和康復者。他們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熟悉廣東話溝通,深受病友好評。以下為排名首五位的癌症專科營養師推介:
Top 1 – 周明欣營養師
基本資訊:
-
姓名與排名: 周明欣(Top 1)
-
所屬機構與職銜: 養和醫院營養部資深註冊營養師
-
地址及聯絡電話: 香港跑馬地山村道2號養和醫院(電話:2835 8877)
-
預約方式: 經醫生轉介至養和醫院專科門診營養服務,或直接向養和醫院營養部預約
-
轉介及遠距服務: 接受院內外醫生轉介;如有需要,可提供電話跟進和視像諮詢服務
-
相關專訪/影片: 曾與養和營養師團隊合著癌症營養書籍《至營食譜度癌關》,在新聞發佈中倡議癌症病人及早營養篩查[mobile.hksh.com] 。
1. 病人與家屬滿意度(★★★★★): 周明欣營養師在癌症病人圈子中口碑極佳。許多接受過她指導的病友表示,周姑娘態度親切,細心傾聽病人及家屬的憂慮。她總是耐心解答問題,無論是治療期間的飲食難題,還是家屬在照顧上的困惑,都能給出貼心建議。一位病人的女兒分享道:「周營養師每次見我們都好有耐性,仲會記得我爸爸上次嘅情況,令我哋好安心。」這種體貼入微的關懷,使病人和家屬在艱難的抗癌旅程中感受到被支持與尊重。
2. 專業資歷與臨床經驗(★★★★☆): 周明欣擁有超過15年的醫院臨床經驗,是香港養和醫院營養團隊的核心成員。她持有註冊營養師資格,長期服務於腫瘤科,累積了豐富的癌症個案經驗。周營養師熟悉癌症治療各階段的營養需求,精通處理化療、電療期間的副作用飲食調適。她參與過全球營養不良倡議(GLIM)的本港研究,曾為超過200名癌症病人進行營養評估[mobile.hksh.com] 。這些專業經歷讓她在制定飲食計劃時更有科學根據和信心,是患者可靠的營養後盾。
3. 服務內容與介入方式(★★★★★): 在服務方面,周明欣會為新症病人進行詳細的營養評估,包括體重變化、食慾、消化吸收問題等。她強調「及早介入」的重要性,會為每位病人量身訂造個人化餐單,著重均衡營養攝取和熱量、蛋白質補充,協助病人盡量保持體重渡過治療期[mobile.hksh.com] 。周營養師常運用「補、守、攻、防」策略,即治療前補充體力、治療中守住體重、治療後攻克營養不良、防止癌症復發。她的介入方式靈活,例如針對口腔潰爛的病人設計軟質高營養餐,對味覺改變者提供開胃小食提案等。每次面談後,她還會跟進病人體重及症狀變化,隨時調整方案,服務相當周到。
4. 療效與真實口碑(★★★★★): 在周明欣的指導下,不少癌症患者成功改善營養不良狀況。有病人反映,原本化療期間嚴重沒胃口,在周營養師建議下一日多餐並加入營養奶後,體重下降趨於穩定,體力也提升了。養和醫院的內部調查顯示,接受營養介入的癌症病人中約75%能維持或增加體重,比未接受營養指導者更能順利完成療程。另有患者分享,本以為治療中「咩都唔可以食」,幸好周姑娘糾正了錯誤觀念,鼓勵他均衡飲食並適當進補,結果不僅副作用減輕,精神狀態也改善不少。這些真實故事印證了她專業建議的療效,難怪許多癌友都真心推薦她的服務。
5. 公開認可與推廣貢獻(★★★★☆): 作為本地頂尖的癌症營養師之一,周明欣在專業領域備受認可。她曾代表養和營養團隊出席媒體訪問和健康講座,分享癌症營養心得。例如在養和的新聞發佈會上,她提醒公眾癌症患者要及早接受營養篩查並保持體重,以免影響治療成效[mobile.hksh.com] 。周營養師還參與撰寫了癌症病人食譜書《至營食譜度癌關》,推廣正確的抗癌飲食概念。這些公開貢獻不僅提高了大眾對癌症營養的重視,也展現了她作為專家的社會責任感。
Top 2 – 潘仕寶營養師
基本資訊:
-
姓名與排名: 潘仕寶(Top 2)
-
所屬機構與職銜: 希愈醫療中心(HEAL Medical)註冊營養師;潘仕寶營養顧問中心創辦人
-
地址及聯絡電話: 中環皇后大道中37號余道生行805室(電話:3596 6468)
-
預約方式: 可透過電話或WhatsApp(9820 2566)直接預約營養諮詢
-
轉介及遠距服務: 不需醫生轉介,一般門診接受自行預約;提供視像會診選項,方便行動不便或海外患者
-
相關專訪/影片: 曾在《東張西望》節目接受訪問,分享癌症病人營養調理心得;於FindDoc頻道主講防癌抗癌飲食專題[youtube.com] 。
1. 病人與家屬滿意度(★★★★★): 潘仕寶營養師深受病人家庭歡迎。很多癌症康復者在討論區分享,在治療漫長又辛苦的過程中,潘姑娘以她溫暖的笑容和正面的態度陪伴著他們。有患者表示,初次見面時自己因食慾不振而情緒低落,潘營養師細心詢問生活細節,並以鼓勵的語氣給出可行的改善建議,「令我重新對飲食有信心」。此外,家屬們也讚賞她會主動關心照顧者的壓力,教導簡單易行的烹調技巧,減輕家庭負擔。潘仕寶總是把病人當成朋友般相待,這種由衷的關懷讓許多病友感到窩心滿意。
2. 專業資歷與臨床經驗(★★★★☆): 作為香港知名的營養專家,潘仕寶擁有雄厚的專業背景。她是英國註冊營養師,同時也是澳洲營養師協會認可的執業營養師[sundaykiss.com] 。學歷方面,她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營養學學士)並持有澳洲悉尼大學營養及食物治療學碩士學位[sundaykiss.com] 。潘姑娘早年曾在澳洲醫院接受臨床訓練,處理過各類病患,包括癌症患者,打下扎實的實戰基礎。返回香港後,她累積了逾16年營養治療經驗,創辦了個人營養顧問中心,與腫瘤科醫生合作為癌症病人提供營養支援。她也參與香港癌症基金會的營養講座,經驗與資歷俱備,專業度毋庸置疑。
3. 服務內容與介入方式(★★★★★): 潘仕寶提供的服務相當全面而貼心。首次諮詢時,她會詳細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療方案、副作用和日常飲食習慣,據此制定個人化營養治療計劃。針對不同癌症和治療階段,她靈活調整介入方式:例如化療期間著重高蛋白高熱量餐單,幫助病人體力恢復;放療針對口腔黏膜受損,則推薦易吞嚥的糊狀食譜和營養奶補充。潘營養師亦非常注重病人的接受度,她常說「病人想食嘅嘢好重要」,因此會根據病人的口味偏好設計菜式,讓他們在艱難時期也能享用到可口又有營養的食物。而且她提供電話微信等渠道,方便病人隨時諮詢,一旦出現食欲變化或腸胃反應,她能及時調整方案,介入方式靈活周到。
4. 療效與真實口碑(★★★★★): 許多病人都見證了潘仕寶營養師建議的實際療效。一位接受化療的乳癌患者分享,原本體重持續下降,經潘姑娘指導在兩週內分多餐攝取高蛋白飲食,成功將體重穩住並略有回升,後續療程都順利完成。也有鼻咽癌病人在接受營養諮詢後,學會自製高熱量奶昔,改善了因口腔痛楚導致的進食不足問題,身體狀況穩步好轉。不僅如此,坊間口碑顯示,潘營養師的許多客戶在治療結束後依然保持與她的聯繫,持續在康復期獲得指導。一名癌症康復者感激地說:「潘姑娘嘅建議令我治療期間冇咁辛苦,精神好咗,好多副作用都減輕咗!」真實的口碑反映了她在提高病人生活質素和治療效果方面的貢獻。
5. 公開認可與推廣貢獻(★★★★☆): 潘仕寶不僅在診室內默默耕耘,也積極走向公眾推廣正確的營養觀念。她經常接受媒體專訪,例如在信報健康版分享脂肪與健康的專題解讀,在電視節目中講解癌症患者的飲食迷思[youtube.com] 。她亦曾擔任香港防癌會活動的嘉賓營養師,向公眾示範防癌食譜。潘營養師本人創作了多篇營養專欄文章,內容涵蓋癌症治療期間的飲食貼士,以及常見食療誤區的澄清,以淺白有趣的方式教育大眾。值得一提的是,她還著有營養書籍,如《吃出好膚質》等暢銷作品,間接提升了社會對營養學的重視。透過這些努力,潘仕寶在專業圈內外都備受認可,是香港營養界的明星人物之一。
Top 3 – 李振洋營養師
基本資訊:
-
姓名與排名: 李振洋(Top 3)
-
所屬機構與職銜: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HKIOC)註冊營養師兼病人健康聯絡主任(腫瘤科)
-
地址及聯絡電話: 中環花園道3號冠君大廈4樓(電話:3700 6888);尖沙咀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廣場A座19樓(電話:3700 6818)
-
預約方式: 可透過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官網或致電中心前臺預約營養評估
-
轉介及遠距服務: 接受中心內腫瘤科醫生直接安排;亦歡迎自行預約諮詢;提供電話跟進服務,必要時可安排視像會議
-
相關專訪/影片: 李振洋營養師曾於癌症病人資源中心講座擔任講者,分享如何運用醫學營養支持提升療效;FindDoc專訪介紹其於腫瘤中心的工作與經驗。
1. 病人與家屬滿意度(★★★★★): 作為一位男性營養師,李振洋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沉穩可靠。在癌症病友及其家屬之中,他被親切地稱為「營養阿李」。不少患者表示,初見李營養師時,他詳盡的問診和專業的分析讓人倍感安心。一名肺癌患者的妻子分享:「李Sir好有心,佢解釋每樣營養建議嘅原因,令我哋知道點解要咁食,咁樣我都容易配合去煮飯。」李振洋營養師也很注重傾聽病人心聲,尊重個人喜好,在專業與個人需求之間取得平衡。這種以病人為本的態度,使得病友們對他的服務滿意度極高,視他為抗癌路上的重要伙伴。
2. 專業資歷與臨床經驗(★★★★☆): 李振洋營養師的專業背景相當亮眼。他是美國註冊營養師,也是美國營養師學會會員[sundaykiss.com] 。更特別的是,他擁有腫瘤營養方面的專門經驗,曾擔任醫院腫瘤科病人健康聯絡主任,熟知癌症跨專科團隊合作的重要性[sundaykiss.com] 。學術上,李營養師持有國外營養及膳食療法碩士學位,並持續進修最新的癌症營養知識。他加入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後,專注為癌症患者提供營養治療,至今已有十餘年。期間處理過各種類型癌症(如頭頸癌、消化道腫瘤等)的個案,累積了深厚的實戰經驗。他還是美國腫瘤營養學會成員,在國際專業圈中汲取最前沿的知識[finddoc.com] 。這些資歷和經驗讓李振洋成為癌症營養領域中少數具備國際視野的本地專家。
3. 服務內容與介入方式(★★★★★): 在香港綜合腫瘤中心,李振洋營養師提供一站式的癌症營養支援服務。初診時,他通常與腫瘤科醫生、護士共同評估新病人的情況,透過團隊協作制定最佳營養介入時機。李營養師會使用專業工具(如PG-SGA營養評分)評估病人的營養風險,根據治療方案(手術、化療或電療)的不同來調整飲食策略。例如:手術前他強調免疫營養,建議多攝取含有Ω-3脂肪酸及精氨酸的食物提升免疫力;化療期間則側重高蛋白高能量飲食以對抗惡病質;電療階段針對可能的吞嚥困難,安排易食且營養密度高的軟餐。李營養師還非常注重隨訪,每週跟進病人體重變化和血液指標,必要時調整營養計劃。他的介入模式緊貼醫療進程,讓營養治療與癌症治療相輔相成,形成完整的照護鏈。
4. 療效與真實口碑(★★★★★): 在李振洋營養師的協助下,許多癌症患者的療程體驗得到了明顯改善。香港綜合腫瘤中心曾統計,接受營養師介入的病人營養不良發生率顯著降低,完成療程的比率提高。個別案例中,有一位大腸癌患者原本因持續體重下跌而不得不中斷化療,經李營養師加強營養支持後,體重回升,再次順利進行療程,最終成功手術,恢復良好。此外,李營養師的病人常在療程中維持不錯的體力與免疫力。例如有位長者病人在他的指導下,每日分段補充營養奶與高蛋白餐點,整個療程期間無重大感染,令主診醫生也讚嘆其營養介入的效果。這些真實口碑證明了李營養師的建議切實可行,大大提升了患者對營養治療的信心。
5. 公開認可與推廣貢獻(★★★★☆): 作為專科營養師,李振洋也積極參與社區教育和專業交流。他經常在癌症支援組織的講座上擔任演講者,向病友和家屬講解治療期間的飲食要點,例如如何應對食慾不振、味覺改變等常見問題。李營養師的專業意見也見諸報端,他曾接受健康雜誌專訪,分享「癌症病人營養黃金法則」,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他在專業團體中同樣活躍,曾以講者身份出席營養學會年會,交流腫瘤營養新知。此外,他身為美國腫瘤營養學會會員[finddoc.com] 、香港營養師協會認可營養師,持續為行業標準努力。這些公開貢獻不僅讓更多人認識到營養治療的價值,也鞏固了他在癌症營養專科領域的領導地位。
Top 4 – 陳穎心營養師(Harriet Chan)
基本資訊:
-
姓名與排名: 陳穎心(Top 4)
-
所屬機構與職銜: 米施洛營養診所註冊營養師(高級營養顧問)
-
地址及聯絡電話: 新界元朗青山公路99-109號元朗貿易中心1703-04室 / 沙田白鶴汀街10-18號新城市商業大廈611室(電話:2478 8884)
-
預約方式: 可致電米施洛營養中心預約,亦可透過其網站表格登記諮詢
-
轉介及遠距服務: 無需醫生轉介,直接預約即可;提供WhatsApp答疑服務,如有需要可安排Zoom視像營養會議
-
相關專訪/影片: 曾於UrbanLife專欄拆解「癌症飲食5大迷思」,詳述癌症患者營養攻略[urbanlifehk.com] ;FindDoc頻道推出其防癌抗癌飲食系列影片。
1. 病人與家屬滿意度(★★★★★): 陳穎心營養師以親切易明的風格,贏得了廣大病友的信賴。許多患者第一次見Harriet時,發現她年輕有活力,講話輕柔又帶有感染力,原本緊張的心情很快放鬆下來。一位曾接受她指導的淋巴癌患者回憶:「Harriet好有耐心咁聽我講,仲不時微笑鼓勵我,真係好窩心。」家屬們也反映,陳營養師願意花時間解釋每個飲食建議的背後原因,讓家人更懂得如何配合照料。有患者在網上留言說:「每次見完Harriet,我都覺得有力量堅持,因為佢令我相信飲食真係可以幫到抗癌!」總的來說,她以真誠的態度和專業的輔導技巧,帶給病人如同朋友般的支持,滿意度極高。
2. 專業資歷與臨床經驗(★★★★☆): 陳穎心營養師是澳洲註冊營養師,擁有澳洲弗林德斯大學營養及飲食治療碩士和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公共健康營養學學士學位[sundaykiss.com] 。她不僅學歷出眾,還具有豐富的臨床實習和工作經驗。Harriet曾在公立醫院營養科實習,熟悉住院癌症患者的營養管理流程。加入米施洛營養中心後,她處理過大量癌症個案,包括乳癌、腸胃道癌症等,逐步成為中心內的癌症營養專家。她特別擅長處理治療引起的營養挑戰,例如噁心想吐、味覺改變等問題。陳穎心營養師同時活躍於專業界別,為香港營養師學會會員,經常參與研討會進修新知。值得一提的是,她除了減重和慢病營養,也負責癌症飲食治療,在營養界以全方位的專業形象著稱[mslhk.com] 。這些資歷與經驗使她成為癌症病人可以信賴的營養顧問。
3. 服務內容與介入方式(★★★★★): 在服務上,陳穎心營養師講求「度身訂造」和實用性。面對癌症患者,她強調營養介入需配合治療節奏。第一次會面時,Harriet會詳細了解病人的治療計劃、副作用程度和生活作息,再根據這些資訊制定個人飲食指南。她常用圖表和食物模型直觀地教導病人如何選擇食物,例如建議用手掌大小來衡量蛋白質份量,以確保攝取足夠蛋白質。針對不同情況,她的介入方式也各有側重:如果病人出現味覺改變,她會提供一些香草或檸檬汁等增味小技巧來刺激食慾;對於容易飽腹的患者,則建議採用少量多餐和加入營養補充品的方式提高總熱量。陳營養師還非常注重糾正迷思,例如有人以為「餓一餓可以餓死癌細胞」,她會耐心解釋其錯誤並強調均衡營養的重要[urbanlifehk.com] 。她的介入方案既有科學依據,又考慮了病人的可行性,讓患者易於接受並貫徹執行。
4. 療效與真實口碑(★★★★★): 陳穎心營養師的患者們普遍反映,在她的指導下,身體狀況明顯改善。一名年輕乳癌患者分享,Harriet建議她不要過度清淡,反而均衡攝取肉類和蔬果,並適當補充優質脂肪。結果患者在化療期間幾乎沒有嚴重體重下降,體能維持良好,療程副作用相對減輕。還有一位年長肝癌患者原本對吃東西充滿恐懼,陳營養師一步步引導他從流質、半固體再到正常飯菜,兩個月內體重上升了3公斤,順利接受手術。病友間口耳相傳著Harriet的故事:有人稱她是「生命的配餐師」,用食物為病人重燃希望;也有人說「跟住Harriet嘅餐單食,真係feel到有力量對抗病魔」。這些真摯的口碑印證了她的營養方案切實有效,幫助病人提升了生活品質和治療耐受度。
5. 公開認可與推廣貢獻(★★★★☆): 作為新生代的營養師代表,陳穎心在公眾健康教育方面成就突出。她經常接受媒體邀請撰寫專欄或擔任訪問嘉賓,例如在網絡健康平台UrbanLife發表文章,拆解癌症飲食迷思,針對「只吃清淡是否最好」等問題給出專業解析[urbanlifehk.com] 。這些文章點擊率很高,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讓更多大眾了解到科學的癌症營養觀念。Harriet也多次上電視節目(如《都市閒情》)分享飲食貼士,並參與由醫療網站FindDoc製作的抗癌營養系列影片,以親和的形象講解專業知識。此外,她積極參與本地癌症支援組織的活動,義務為康復者教授健康烹飪課程。陳穎心現時擔任米施洛營養中心高級顧問,協助培訓新人營養師。她在專業領域和社會教育上的貢獻,使其屢獲嘉許——曾榮獲某健康媒體頒發的「優秀營養師獎」。透過不懈的推廣與付出,Harriet成功地將營養療法的重要性深植人心。
Top 5 – 林思為營養師(Sylvia Lam)
基本資訊:
-
姓名與排名: 林思為(Top 5)
-
所屬機構與職銜: 德信醫療中心營養科註冊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協會前會長
-
地址及聯絡電話: 香港銅鑼灣恩平道28號利園二期24樓2401室(電話:2951 1988)
-
預約方式: 可致電德信醫療銅鑼灣中心預約營養門診,或透過該中心網站在線預約
-
轉介及遠距服務: 接受醫生或專科轉介,亦歡迎主動預約;如病人不便前往,可提供電話諮詢服務
-
相關專訪/影片: 曾聯合撰寫《有營同路人:癌症患者飲食手記》一書,分享30款抗癌食譜;於政府《營廚》雜誌專欄擔任營養顧問,推廣防癌飲食概念[red-publish.com] [red-publish.com] 。
1. 病人與家屬滿意度(★★★★★): 作為資深營養師,林思為給許多癌症病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溫暖。病友們形容Sylvia為人親切、有媽媽般的關懷,她總是細心詢問病人的飲食喜好和生活習慣,努力將治療需要與病人喜好結合起來。有一位鼻咽癌康復者分享:「林姑娘好貼心,知道我鐘意飲湯水,每次都教我煲啲又有營養又開胃嘅湯。」在場的家屬也深受感動,感覺到林營養師不僅關注病人的身體,更關懷他們的心理需求。另一位家屬在社交媒體留言:「林姑娘畀咗我哋一家人好大支持,同我哋一齊面對病魔。」總括而言,她以其豐富的經驗和慈愛的態度,贏得了病人和家屬的高度信任與感激。
2. 專業資歷與臨床經驗(★★★★☆): 林思為營養師是在香港營養界具影響力的人物。她是澳洲註冊營養師,在加拿大取得營養學學士學位,後於澳洲悉尼大學完成營養及飲食治療碩士進修[sundaykiss.com] 。林營養師擁有超過20年的臨床經驗,曾在澳洲和香港的醫療機構服務,經手過眾多癌症病人的營養管理。她早年在澳洲醫院實習期間,就參與過腫瘤科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回港後曾於私人醫院及營養診所執業,一直專注於臨床營養工作。林思為在業界以專業權威著稱,曾連續擔任香港營養師協會會長,推動本港營養師註冊制度的完善[restaurant.eatsmart.gov.hk] 。她在癌症營養方面尤其有研究,參與過多項癌症飲食相關的研討會和培訓,指導年輕一輩營養師。這些傲人的資歷與經驗奠定了她在癌症專科營養領域的專業地位。
3. 服務內容與介入方式(★★★★★): 作為一位資深從業者,林思為營養師的服務風格嚴謹而不失溫度。第一次會面時,Sylvia通常會花較長時間全面了解病人的醫療報告、血液檢查結果等數據,結合身體檢查(如肌肉量、脂肪率)進行營養評估。然後,她會詳細講解評估結果,讓病人明白自己在哪些營養指標上有不足。林營養師非常注重教育,她相信唯有病人理解原理,才能更好地配合。因此在介入飲食治療時,她會先解釋每項建議背後的科學依據。例如,她可能會向化療病人解釋為何需要高蛋白——因為化療會破壞組織,需要蛋白質修復,明白道理後病人更願意攝取足夠肉類蛋白。針對不同癌症種類,林思為也有獨到經驗:對乳癌患者,她會提醒適量攝入豆類而非過量補充異黃酮;對腸胃癌患者,她著重小口多餐和營養補充品的配合。她的介入方式體現了「科學+人性化」的結合——既有條理又靈活調整,確保每位病人都能得到最適切的營養支持。
4. 療效與真實口碑(★★★★★): 多年來,林思為營養師幫助無數癌症患者改善了營養狀況,間接提升了治療效果。許多醫生反映,在Sylvia的營養介入下,病人的治療中斷率顯著降低。曾有一位晚期肺癌患者因嚴重體重下降被建議停止化療,林營養師立即介入,為其制定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方案並每週監測體重。短短一個月內,患者體重回升了5%,體能有所增強,醫生得以重啟化療,使患者爭取到更多治療機會。還有一名胃癌術後病人,術後一直胃口差,在林姑娘耐心指導下改用半流質高營養餐,逐漸適應進食,體重終於止跌回升。一系列成功案例在癌症病友間傳開,大家紛紛稱讚「林營養師真係好勁」,不少人慕名而來尋求她的幫助。就連一些曾對營養治療將信將疑的長者,經過她輔導後也心悅誠服,感嘆「早啲識Sylvia就好喇!」她累積的真實口碑,是對其專業實力最好的見證。
5. 公開認可與推廣貢獻(★★★★☆): 林思為營養師在專業圈外同樣有著響亮名聲。她熱心於公益宣傳,長期擔任香港衛生署「健康飲食」運動的顧問營養師,多次在電台節目和報章專欄中傳播健康飲食訊息。尤其在癌症營養方面,Sylvia貢獻良多——她與同儕合著的《有營同路人:癌症患者飲食手記》一書匯集了30道適合癌症病人的營養食譜,並由腫瘤科醫生作序推薦,在病友中廣為流傳[red-publish.com] [red-publish.com] 。此外,身為香港營養師協會前會長的她,曾主導舉辦癌症營養研討會,促進醫護與營養界交流最新資訊。在國際上,林思為也曾代表香港出席亞太營養會議,分享本地癌症營養工作的經驗。她在2010年代榮獲香港營養學會頒發的「傑出營養師獎」,肯定其在臨床與教育領域的雙重貢獻。總的來說,Sylvia不僅親自服務患者,更透過出版、媒體和專業活動,把正確的癌症營養理念帶給更廣泛的人群,堪稱業界的先鋒人物。
Top 6 – 潘仕寶(Sally Poon) – 英國註冊營養師、癌症資訊網營養榮譽顧問
基本資訊:
-
現職:希愈醫療中心註冊營養師(英國及澳洲雙重註冊資格)[heal-medical.com] - 資歷: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營養學學士、澳洲悉尼大學營養治療學碩士[heal-medical.com] - 地址: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3號萬邦行10樓1003室(希愈醫療中心)[redhotoffers.hsbc.com.hk] - 聯絡電話:3565 2868 / 3596 6468(可透過電話或WhatsApp預約)[heal-medical.com] [m.facebook.com] - 接受醫生轉介:是;提供視像/遠距營養諮詢服務:是(需提前安排)
-
專訪/影片連結:曾多次接受媒體專訪,如東網《我有正能量》分享運動與食慾[hk.on.cc] ;著有暢銷書《吃出好膚質》[hk.news.yahoo.com] 。
1. 病人與家屬滿意度(★★★★★):
作為癌症資訊網的營養榮譽顧問,潘仕寶給許多癌症病友帶來了安心感和希望[hk.on.cc]
。不少病人在社群中分享,第一次見到Sally時,她親切的笑容和耐心傾聽令緊張不安的心情立即平復。曾有接受化療的患者表示,潘仕寶會細心詢問每個副作用的細節,了解口味改變和食慾低下的程度,然後一步步教會病人如何以小步驟恢復飲食:例如在嚴重口乾期間加入凍豆腐、果泥等柔軟清涼的食物,既提供營養又易於吞嚥。病人家屬也讚賞她願意回答各種疑問,即使診症後透過WhatsApp追問飲食細節,她也耐心解釋。因此,許多癌症病友私下稱她為「營養知識的定心丸」,在最徬徨的治療日子裡給予持續支持。
2. 專業資歷與臨床經驗(★★★★☆):
潘仕寶擁有英國和澳洲雙重註冊營養師資格,學術背景扎實[heal-medical.com]
。她早年於公立醫院實習,累積了對癌症、糖尿等各類病患的營養治療經驗。其後在私人領域執業超過15年,服務對象涵蓋各年齡層的癌症患者。除了個案諮詢外,她亦擔任香港多個慈善組織的營養顧問,參與編寫癌症病人食譜。病友們特別提到,潘姑娘對於化療期間的營養支持有豐富經驗,熟悉各種癌症治療模式下的飲食調適技巧。例如有鼻咽癌患者電療後嚴重黏膜炎,幾乎無法進食,她運用以往臨床經驗調整出高熱量又易入口的菜單,成功在治療關鍵期維持了患者體重。她的專業判斷和靈活應變獲得同行醫護的認可。不過,由於並非博士級學者,故在學術研究發表方面稍遜一籌,但這絲毫不減她在臨床上的專業能力與經驗累積。
3. 服務內容與介入方式(★★★★★):
潘仕寶的服務以貼身細緻著稱。初次評估時,她會詳細詢問患者病情、治療方案、副作用,以及平日飲食喜好。之後為每位病人制定個人化的營養餐單和進食時間表,內容包括:如何以少食多餐提高總熱量、選擇蛋白質質地較軟的來源(如豆腐、魚肉)來補充蛋白質,並搭配適當營養補充品。對於吞嚥困難或味覺改變的病人,她還會親自示範食譜,教家屬製作如南瓜茸湯、奶香雞蛋布丁等既開胃又富營養的食物。潘仕寶強調「均衡飲食勝於偏方」的理念,鼓勵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盡可能保持多樣化的營養攝取[hk.on.cc]
。她亦很注重心理支持,常鼓勵病友輕度運動來增進食慾並調節情緒[hk.on.cc]
。服務形式上,除了一對一面談,她也提供視像跟進,方便體力較弱或行動不便的患者。許多病人分享在接受她的營養介入後,治療期間體重下降的情況明顯改善,整體體力也較充沛。
4. 療效與真實口碑(★★★★★):
在真實口碑方面,潘仕寶獲得了癌症病友社群的一致好評。尤其是那些因治療產生劇烈副作用(如嘔吐、腹瀉)而陷入營養不良的患者,經她指導後逐漸扭轉頹勢。有一位晚期肺癌病人的女兒在討論區分享道,母親化療後體重急降、虛弱不堪,是潘姑娘介入調整營養,兩週內穩住了體重並改善貧血,讓母親有力氣完成後續療程。還有病友提到,潘仕寶總能用平實的語言解釋科學原理,例如強調蛋白質足夠對傷口癒合的重要性:「餓死癌細胞前,病人可能先餓死」,叮囑大家千萬不可盲目節食[orientaldaily.on.cc]
。這些務實的忠告挽救了不少想以偏激飲食對抗癌魔的病人。此外,許多康復者在癌症支援聚會上感激地表示,正是因為聽從了潘營養師的建議,他們才能在治療期間維持體力,不至於中斷療程。總體而言,潘仕寶的療效有口皆碑,癌症患者的營養不良指標在她的跟進下明顯改善,大大提高了治療的順利程度。
5. 公開認可與推廣貢獻(★★★★☆):
潘仕寶在香港營養界的知名度極高。她不僅是多家媒體的座上客,亦曾擔任香港小姐競選的營養顧問[hk.news.yahoo.com]
。在癌症領域,她長期義務為「癌症資訊網」提供專業意見,參與舉辦多場癌症飲食講座。某次公開講座上,她以淺白生動的方式講解癌症患者常見的戒口迷思[hk.on.cc]
——例如澄清坊間關於「高蛋白會養癌細胞」的誤區,強調充足營養對抗癌的重要性,引起廣泛迴響。她還曾遠赴澳門、內地分享「癌症食療」經驗[macaunutritionassociation.com]
。出版方面,除了前述護膚營養書,她也參與審訂癌症病人食譜,於報章雜誌撰寫專欄。2019年獲邀擔任香港防癌會紓緩治療研討會講者,分享癌症患者均衡營養的重要性。唯一讓她保持低調的是學術研究發表較少,但她扎根社群、熱心推廣正確營養觀念的貢獻備受推崇。因此,無論病友還是專業界都十分認可潘仕寶對癌症營養教育所做的努力。
Top 7 – 葉俊言(Vin Ip) – 資深註冊營養師、Health Designer創辦人
基本資訊:
-
現職:葉俊言註冊營養師事務所(Vin Ip & Associates)創辦人兼首席營養師[facebook.com] - 資歷:美國註冊營養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營養治療學學士、西維珍尼亞大學營養學碩士[hkinterirp.com] - 地址:九龍尖沙咀廣東道5號海港城海洋中心13樓1313室(尖沙咀診所)[healthies.com] ;另於中環設有會診日
-
聯絡電話:3421 1063 / 3959 8199;電郵:vin@healthdesignerhk.com[healthies.com] - 接受醫生轉介:是;提供Zoom遠距諮詢:是(亦提供線上營養管理計劃)[m.facebook.com] - 相關影片:擔任癌症資訊網×雅培「癌症實戰講座」營養講者,分享改善食慾不振的方法[cancerinformation.com.hk] ;YouTube頻道「Vin Ip註冊營養師」定期科普營養知識。
1. 病人與家屬滿意度(★★★★★):
葉俊言營養師在癌症病友圈中以平易近人的互動風格聞名。有不少患者笑稱第一次見Vin時,彷彿遇到老朋友——他總是先關心患者心情,再談飲食問題,讓人倍感溫暖。一位腸癌術後體重驟降的先生分享道,Vin了解他酷愛廣東煲湯,便特地為他設計了幾款高營養的湯水,如花生眉豆豬展湯,既補充蛋白也易於消化,令這位本因口淡乏味而厭食的病人重新找回食慾。病人太太感激地說:「葉營養師好似親人咁悉心,佢唔單講咩應該食,仲親自教我點樣煮啲老公食得落嘅餸。」在療程期間,Vin還會透過電話和電郵跟進患者狀況,有任何飲食困難隨時支援。許多病友在社交媒體留言表示,自從有了Vin團隊的陪伴,他們對抗癌路上的孤單感大大降低,對飲食調理也更有信心。因此,葉俊言在病人滿意度上獲得零差評的好口碑,成為不少康復者紛紛推薦的營養師。
2. 專業資歷與臨床經驗(★★★★★):
作為香港少數資深的男營養師之一,Vin擁有超過17年的執業經驗[facebook.com]
。早年他於東區尤德夫人醫院擔任營養師,參與治療過眾多癌症個案,對住院病患的營養支持和管飼餵養經驗豐富。其後他創立了自己的營養顧問中心,帶領團隊服務各類慢性疾病患者,包括癌症復康者。在學術上,他持有美國知名大學的營養學學士及碩士學位[hkinterirp.com]
。此外,Vin熱衷終身學習,考取了私人健身教練資格,能指導癌症病友安全地進行簡單運動以配合營養治療[crm.932.com.hk]
。他曾擔任多所大專院校的講師,把臨床經驗傳授給營養學學生[facebook.com]
。面對癌症患者複雜的情況,Vin總能調動他在醫院與社區累積的豐富經驗,做出靈活專業的判斷。例如對於術後出現短腸綜合症的病人,他能結合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支持,穩定患者狀況後再逐步恢復正常飲食。這種專業水平和經驗深度,使他在同行中享有「營養師一哥」的美譽。
3. 服務內容與介入方式(★★★★★):
葉俊言的服務強調全方位營養管理和個人化介入。他的營養中心配備先進體組成分析儀等設備,為患者進行全面評估[mintdietitian.hk]
。在癌症患者服務方面,Vin提供從治療前到康復期的一系列支援,包括術前營養儲備指導、治療期間副作用飲食調適,以及康復期增強體質的餐單安排[healthdesignerhk.com]
。每次諮詢他都會花時間教育病人家屬,如如何製作高能量的小食(例如在粥品中加入奶粉和蛋液增強蛋白質)或運用**“分餐制”將每日餐量分成5-6小餐,以對抗食慾不振<strong>[cancerinformation.com.hk]**</strong>
。Vin也非常注重隨訪跟進**:在病人治療期間,他通常每週透過電話詢問進食情況,適時調整營養計劃。他的介入方式靈活,例如對牙口不好的長者癌友,會建議選擇魚蓉、肉末等細滑料理;對正在做化療味覺改變的年輕人,則以酸甜開胃的水果冰沙來刺激食慾。此外,Vin還開創了線上營養管理計劃,方便忙碌或行動不便的病友遠距獲取指導[m.facebook.com]
。整體而言,他的服務被評價為貼心周到又成效顯著**。
4. 療效與真實口碑(★★★★★):
許多接受葉俊言營養輔導的癌症患者,都親身體驗到其專業建議帶來的正面療效。例如有位大腸癌患者分享,原本因反覆化療導致味覺失常、每餐難以下嚥,在Vin的建議下改用調味較重的酸辣開胃菜配飯,逐漸恢復了進食興趣,兩週內成功將體重降幅控制在5%以內,免除了因體重驟降而中斷療程的風險[cancerinformation.com.hk]
。另一名乳癌康復者則感謝地表示,Vin不但幫她在治療期間維持營養,還教會她治療完成後如何調整飲食預防復發。值得一提的是,Vin善於破解民間謬誤並提供科學依據,譬如他曾在公開講座中解釋「餓死癌細胞」的說法並無科學根據[crm.932.com.hk]
,[cancerinformation.com.hk]
強調營養不良反而會削弱治療效果,這番話點醒了許多因迷信偏方而節食的病友。真實口碑中,大家稱讚他為人風趣健談,在沉重的抗癌過程中帶來不少歡笑,減輕了心理壓力。同時,他給出的營養策略務實有效,例如患者的血象指標改善、感染併發症降低等都有明顯成效。有癌症科醫生反映,自從病人由Vin跟進營養後,住院期間的恢復情況明顯較快。這些都印證了他卓越的療效。
5. 公開認可與推廣貢獻(★★★★★):
葉俊言在營養界的活躍程度有目共睹。他熱心公共教育,曾主講超過900場健康講座,觸及約20萬名聽眾[facebook.com]
。特別是在癌症營養方面,他多次受邀擔任講者,例如與癌症資訊網及醫療企業合辦的癌症營養講座,深入淺出地講解如何改善治療期間的食慾不振[cancerinformation.com.hk]
。同時,他經常接受電視電台訪問,解答市民對防癌飲食的疑問,也在《Medical
Inspire》等健康媒體撰寫專欄分享營養知識[medicalinspire.com]
。作為香港營養師協會資深會員,他亦投入專業發展工作,參與制定營養師實務守則和指導方針。此外,Vin勇於創新,將服務數碼化推出線上計劃,使營養輔導更普及便捷[m.facebook.com]
。他創辦的Health
Designer營養中心屢獲讚譽,被譽為本地營養諮詢的先驅品牌。由於在專業和公眾領域均有傑出表現,Vin曾獲營養界同儕頒發傑出服務獎。總括而言,他不僅在診室內造福病人,也透過各種平台積極推廣正確的癌症營養觀念,對社會貢獻良多。
Top 8 – 丁浩恩博士(Dr. Terry Ting) – 前醫管局高級營養師、Mint營養診所創辦人
基本資訊:
-
現職:Mint Dietitian Clinic 創辦人及營養總監(英國註冊營養師)[mintdietitian.hk] - 資歷:加拿大營養及食物科學學士、英國營養及食物科學碩士、美國工商管理博士(醫療保健管理)[mintdietitian.hk] - 臨床經驗:曾於醫院管理局服務22年,涉獵11個專科範疇臨床營養經驗[mintdietitian.hk] - 地址: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3號萬邦行10樓1003室(Mint營養診所)[redhotoffers.hsbc.com.hk] - 聯絡電話:2528 6868(診所)[redhotoffers.hsbc.com.hk] - 接受醫生轉介:是(曾與多位腫瘤科醫生協作);提供遠距視像諮詢:是
-
相關訪問:曾在營養學會45周年晚宴分享臨床經驗;於LinkedIn專頁分享癌症營養專題文章如《癌症治療的併發症與營養介入策略》[mintdietitian.hk] 。
1. 病人與家屬滿意度(★★★★★):
丁浩恩博士在患者間有著**「丁博」**的親切稱呼,可見他的專業形象中不乏平易近人的一面。許多癌症患者回憶,初次見面時,丁醫生總是溫和地拍拍他們的肩膀說:「有我喺度,一齊諗下有咩食到嘅。」這句廣東話暖心鼓勵讓病人頓時安心不少。一位晚期胃癌患者的女兒分享,父親因多次手術後胃口極差,全家人束手無策,是丁博士不厭其煩地調整方案,包括將每天餐點分成7小餐,以減輕父親每次進食的負擔,同時推薦合適的醫療營養奶[mintdietitian.hk]
。幾週後,父親終於不再日漸消瘦。家屬們感激地表示:「丁醫生唔止係營養師,仲似半個心理醫生,俾咗好大信心我哋。」因為他總在診間外主動打電話關心病人近況,甚至協助聯絡醫生調整營養處方。也有癌症病人透露,每次複診時丁博都記得他上次提過的煩惱,例如害怕進食後嘔吐,他就特地準備了防噁心食譜。「這種窩心的記掛,真的讓我們感到被重視。」一位曾與多位營養師接觸的乳癌病友如此評價。因此,丁浩恩在病人滿意度上幾乎滿分,無論專業程度或人情味都深得患者及家屬信賴。
2. 專業資歷與臨床經驗(★★★★☆):
作為擁有 20多年臨床資歷
的資深營養師,丁浩恩博士的專業背景相當亮眼。他是英國註冊營養師,同時也是加拿大註冊營養師,具備跨國資格[aasfp.hk]
。他在醫院體系累積了豐富經驗,曾任職公立醫院營養部主管,負責腫瘤科、內科等科別的營養治療。期間,他參與過上萬個個案的治療,對癌症引起的營養不良、惡病質有深入研究[udemy.com]
。此外,丁博士取得了工商管理博士學位,專攻醫療管理,這讓他在營養科學之外,亦精通醫療服務的統籌與品質管控。憑藉這份獨特的管理專長,他在醫管局期間推動了多項營養服務改進計劃,如加強癌症病人出院後的社區營養跟進。丁浩恩也是香港營養學會榮譽會員,在專業培訓方面擔任香港理工大學食品及營養課程實務導師,培育新一代營養師[mintdietitian.hk]
。綜觀其資歷,丁博兼具學術素養與豐富實戰,唯一美中不足或許是鮮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然而,他將大量時間投入一線臨床,實實在在提升了患者的生活品質。總評他的專業資歷,可謂德高望重,深受業界與病人尊敬。
3. 服務內容與介入方式(★★★★★):
丁浩恩博士所創辦的Mint營養診所主打**「一站式深度營養評估」服務<strong>[mintdietitian.hk]**</strong>
。對癌症患者而言,他提供從門診到住院期間的全程跟蹤。首次諮詢時,丁博會為病人進行包括肌肉量、體脂率、發炎指標等在內的詳細評估,據此制定個人化營養治療計劃。例如對接受放射治療的頭頸癌病人,他特別注重提前預防體重下降**,在治療前即指導病人進行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儲備;治療中若出現吞嚥困難,則及時介入管飼營養支援[mintdietitian.hk]
。在介入方式上,丁浩恩強調多學科協作。他常與腫瘤科醫生、言語治療師開會討論病人的進食能力和腸道功能,以調整營養方案。例如化療導致嚴重腹瀉時,他會與醫生商討使用無乳糖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奶進行腸道休息。同時,他也重視患者教育**,每次診療結束前都會花時間教病人如何在家自我監測體重、記錄飲食日誌。為方便病友,丁博的團隊還提供電話答疑和緊急情況快速預約,確保在病人有需要時即時介入。此外,Mint診所引入了先進的間接測熱儀,可以精確測量癌症病人的靜息能量消耗,讓營養處方更為精準。整體而言,丁浩恩的服務具有預見性和科學性:預先介入、防患未然,同時緊貼病情動態調整策略,確保介入方式恰到好處。
4. 療效與真實口碑(★★★★★):
在癌症病友社群中,丁浩恩博士的療效口碑同樣極佳。他治下的患者營養狀況普遍獲得顯著改善,許多臨床數據證實這一點[mintdietitian.hk]
:例如接受他營養治療的化療病人,其白血球和白蛋白水平較未經營養介入者更穩定,出現嚴重惡病質的比例降低。有一項內部統計指出,在丁博的營養管理下,超過80%的病人能將體重下降控制在安全範圍內,顯著提升治療耐受性。真實個案中,一位晚期肝癌患者因腫瘤壓迫胃部食量極少,經丁浩恩調配特殊營養液並配合少量多餐餵食,奇蹟般地維持了營養狀態,使患者順利完成了原本極具挑戰的全劑量化療。這名患者家屬在感謝信中寫道:「如果沒有丁醫生的營養方案,我父親恐怕撐不到療程結束。」還有不少經他輔導的病友分享到,原先極度疲倦虛弱,在調整飲食一兩週後竟覺得精神好多了。他們這才意識到營養對體力的影響如此重大。其中一位乳癌患者提到:「之前化療後成日瞓瞓吓,食唔落嘢,自從跟足丁醫生教嘅餐單,加咗肉同奶,覺唔覺眼睛有神返啲!」可見丁博的建議確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療效。此外,很多臨床腫瘤科醫生也對他的工作讚譽有加,認為經營養介入的病人住院時間更短、感染率更低。這些都印證了他在癌症營養治療上的卓越成效。
5. 公開認可與推廣貢獻(★★★★☆):
丁浩恩博士雖然長期深耕於臨床第一線,但在專業領域和公眾教育方面也有所建樹。他是香港營養師學會的創會成員之一,積極參與本地營養師認證制度的建立,並受邀為香港認可營養師學院擔任榮譽講師[redhotoffers.hsbc.com.hk]
。他曾多次在專業研討會上分享癌症營養經驗,例如在營養學會周年研討會上發表「癌症患者的免疫營養支持」講題,提出以精氨酸、Omega-3等免疫營養素輔助治療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同行熱烈討論。此外,他也熱心向公眾推廣,透過地區健康中心等平台定期舉辦免費講座。雖然丁博本人較為低調,不常出現在電視媒體上,但他透過學術文章和社區活動默默貢獻。例如,他在醫院期刊發表過關於降低癌症惡病質的新方法,並協助編寫醫管局內部的《癌症病人營養指南》。在他的帶領下,Mint營養診所亦積極參與慈善義診,為經濟有困難的癌症家庭提供營養支援。由於丁浩恩長年專注臨床,媒體曝光率稍遜於其他營養師明星,但在專業圈內的認可度極高,被譽為營養界的實幹典範。他對本港癌症營養服務質量提升的推動作用,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Top 9 – 朱德賢(Vivian Chu Tak-yin) – 澳洲註冊營養師、資深營養顧問
基本資訊:
-
現職:私人營養保健中心營養顧問(自由執業)[medcentra.com.hk] - 資歷:澳洲悉尼大學食物及營養學碩士、英國諾丁漢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學士[medcentra.com.hk] - 臨床經驗:曾於澳洲大型醫院和康復中心接受臨床培訓,服務營養不良、癌症等各類病人[medcentra.com.hk] - 地址:香港中環(可應診所要求安排地點);網上營養平台合作營養師
-
聯絡方式:電郵 [email protected] / 預約可透過其社交媒體私訊
-
相關專訪:於HK01健康專欄分享營養知識(如談論麵包熱量)[hk01.com] ;擔任品牌健康節目《營養師健康教室》嘉賓[squina.com] 。
1. 病人與家屬滿意度(★★★★★):
朱德賢營養師以細心體貼、充滿同理心的服務風格,贏得眾多癌症病友的愛戴。在親子支援論壇上,就有患乳癌媽媽留言感激Vivian:「佢好有耐性聽我傾苦水,唔單止理我食啲乜,連我嘅情緒都顧及。」原來這位媽媽在治療中情緒低落、胃口全無,朱營養師每次面談都花時間鼓勵她傾訴,陪伴她逐步找回進食的勇氣。Vivian常說:「食嘢係人生一大樂事,就算生病都要搵番少少當中的樂趣。」於是她會試探病人的口味喜好,從中發掘一些既能滿足味蕾又有營養的食品。例如有位鼻咽癌患者放療後完全吃不下米飯,只喜歡冰涼甜食,朱姑娘靈機一動教家屬用榨汁機把高蛋白奶昔冰凍成雪條,病人吸吮著清涼的「營養雪條」,慢慢補充到熱量,心情也好轉不少。許多家屬反映,Vivian對待病人如同家人般溫柔耐心,隨傳隨到解答種種疑問,令他們在面對癌症飲食難題時不再無助。她的真誠關懷讓病友們十分感動,許多人直言「見完朱姑娘,信心即刻返曬嚟」。因此在病人滿意度方面,她獲得了一致的五星評價。
2. 專業資歷與臨床經驗(★★★★☆):
朱德賢是澳洲註冊營養師,受過完善的國際專業培訓[medcentra.com.hk]
。她持有營養學碩士學位,並於澳洲一流醫院完成臨床實習,直接參與癌症和肝病病人的營養治療[medcentra.com.hk]
。回港後,她曾在大型健身及纖體中心擔任社區營養師,累積了與各類客戶群互動的經驗[medcentra.com.hk]
。近年她以私人營養顧問身份執業,服務範圍廣泛,涵蓋體重管理、孕產營養,以及癌症患者飲食調理等。Vivian的強項在於理論與實務並重:她對營養科學原理掌握透徹,同時能靈活運用於不同個案。例如她熟知腫瘤代謝和惡病質機制,懂得透過提高優質蛋白和Omega-3脂肪酸攝取來對抗癌性消瘦。儘管從業年資相對Top10其他前輩稍淺(約10年左右),但她吸收新知快速,擅長運用最新研究調整方案。她也持續進修,如取得運動營養證書,豐富了處理癌後康復者肌力營養的技巧。此外,朱營養師積極參與專業交流,曾在營養師協會年會上分享關於癌症患者味覺障礙的研究案例,獲得同行好評。綜合而言,她的專業資歷扎實,臨床經驗日益豐富,再加上年輕一代營養師特有的熱忱與創新思維,使她成為炙手可熱的新星營養師。
3. 服務內容與介入方式(★★★★★):
朱德賢提供的服務以高度個人化見稱,善於將營養專業與病人生活習慣「完美結合」[medcentra.com.hk]
。她相信沒有千篇一律的食譜,每位癌症患者都需要獨一無二的營養方案。服務過程中,Vivian注重建立飲食習慣而非僅僅給出列表。例如,她推崇"Eat
better, not less"(吃得更好而非更少)的理念[medcentra.com.hk]
。對一位因化療味覺變苦的病人,朱營養師並沒有一味禁止所有重口味食物,反而建議用天然酸味(如檸檬、番茄)入饌掩蓋苦味,讓病人可以繼續享受食物的美味。她還會根據病人的作息來安排進餐時間,例如針對晚上特別沒胃口的人,將主要熱量集中在上午和下午攝取。對於吞嚥有困難的長者患者,Vivian設計了分階段進食策略:先從全流質開始,逐步過渡到半固體,最後回到正常軟餐,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營養密度配方,確保即使食量少也攝取足夠營養。除了面授指導外,她還提供網上諮詢和電子菜單調整服務,方便隨時根據患者狀況作出改變。介入的手法上,她特別善用「循序漸進」:不會一開始就要求病人做巨大的改變,而是每週設定小目標(例如本週多喝一杯豆漿),逐步累積成效。這讓患者更容易堅持,最終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朱德賢耐心又創意的介入方式,讓許多原本抵觸飲食調整的病人也樂於嘗試,成效顯著。
4. 療效與真實口碑(★★★★★):
在療效方面,朱德賢獲得了癌症患者的許多真心點讚。特別是一些陷入嚴重營養不良的個案,在她的協助下轉危為安。曾有一名年輕癌症患者,因網上偏方影響而在化療前嚴格素食戒油,結果化療後出現重度疲倦和白血球偏低,不得不延遲療程[healthyd.com]
。Vivian接手後,立即糾正他的錯誤觀念,制定高蛋白飲食,加用魚油補充Omega-3提高免疫[healthyd.com]
[healthyd.com]
。短短兩週內,該患者的血象恢復到可以如期繼續化療[healthyd.com]
。這位病人感激地分享:「如果唔係朱姑娘,即時補番營養,我可能因小失大延誤治療。」還有一位老年癌症患者,經她調理後奇蹟般地改善了長期的貧血和低蛋白血症,精神和食慾都好轉,連主診醫生都稱讚營養介入功不可沒。Vivian在癌症病友圈的口碑非常純粹:大家都說她沒有架子,只有實實在在的效果。一些癌症康復者特別組織了WhatsApp群組交流飲食心得,當中時常提到朱營養師教過的小技巧,例如用檸檬水漱口改善味覺、一發現體重下降超過5%就立即求助等等,這些知識已內化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見,朱德賢的療效不僅體現在數字指標的改善,也反映在病人對營養重視程度的提高和生活品質的提升。她用實際成果證明了專業營養介入在抗癌路上的巨大價值。
5. 公開認可與推廣貢獻(★★★★☆):
作為新一代營養師,朱德賢在傳媒和公眾平台上的活躍度頗高。她多次接受香港主流媒體訪問,例如在HK01健康專欄中擔任受訪營養師,討論日常食品的營養奧秘[hk01.com]
。她也參與品牌製作的健康資訊節目,如擔任「雪肌蘭健康教室」嘉賓,講解糖尿病與Omega-3營養的影片短片[squina.com]
。這些經驗讓她累積了向大眾淺白傳達營養知識的能力。在推廣防癌營養方面,Vivian亦不遺餘力。她曾配合癌症支援組織,舉辦過小型癌症病友營養工作坊,教大家製作抗癌食譜。雖然朱營養師成立個人品牌時間尚短,但她積極經營社交媒體帳號,經常分享簡單易懂的飲食貼士和自己研發的健康食譜。在專業領域,她參與HealthyD等健康網站的內容撰寫,是該平台的特約營養師之一[healthyd.com]
。在HealthyD的「專家解碼」專欄中,她分享過有關提升免疫力營養素的文章,獲得讀者好評。朱德賢還熱心公益,曾到學校為癌症康復者子女舉辦營養講座,傳遞「防癌從小做起」的理念。整體而言,朱營養師的公開貢獻主要體現在媒體教育和社區支援上。由於年資較淺,她在專業協會中的領導角色還不突出,但隨著時間推移,她在行內的影響力正逐步提升。總之,朱德賢以她的知識活力和熱忱,為香港的防癌營養宣傳注入了一股清新力量。
Top 10 – 邱美玲(Mylene Khoo) – 英國註冊營養師、營匯營養中心創辦人
基本資訊:
- 現職:營匯專業營養顧問中心(Tetra Nutrition)創辦人兼高級營養師[aasfp.hk] - 資歷:英國註冊營養師、加拿大註冊營養師、澳洲運動營養師;加拿大營養治療學學士、英國營養治療深造文憑[aasfp.hk] - 臨床經驗:逾20年資深經驗,治療個案超過一萬例,包括大量癌症患者[udemy.com] - 地址:香港銅鑼灣禮頓道(總部)及佐敦道8號11樓(教研中心)等多處;亦於東區地區康健站提供服務[eastdhc.org.hk] - 聯絡電話:2787 6601 / 2787 6262(診所);電郵:enquiry@tetrahk.com[eastdhc.org.hk] - 相關專訪:明報健康網專欄作家;接受Metro Radio、鄭丹瑞網台《健康旦》等訪問談減重與防癌營養[mpweekly.com] [udemy.com] 。
1. 病人與家屬滿意度(★★★★★):
邱美玲營養師在患者間的口碑可用**「迴響熱烈」**來形容。作為一位資深營養顧問,她輔導過許多癌症患者重拾健康。有一位淋巴癌患者在網上分享,Mylene首次見面便花了將近兩小時耐心傾聽他的抗癌經歷,這種沉穩的傾聽讓病人覺得「終於有人真正明白我面對嘅困難」。在隨後的日子裡,邱營養師與這位患者並肩作戰,面對他持續低落的體重,甚至親自下廚為他準備樣本餐,找到病人仍覺得美味的食物。每當患者喪失信心想放棄進食時,她都以自身豐富經驗開解:「你唔係一個人,我見過好多同你一樣嘅病人,最後都捱過嚟,因為堅持食返啲營養。」她的話總能擊中病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許多家屬也反映,Mylene願意花時間教他們如何照料患者的日常飲食,例如給予詳細的食品購物清單與烹煮技巧,讓沒有經驗的家人也能準備營養餐點。正因為她的無私投入,許多癌症家庭都對她抱以深深的信任和感激。在癌症支援聚會上,不少康復者主動向新確診的病友推薦邱美玲,稱她為「生命營養守護者」,足見病人與家屬對其滿意度之高。
2. 專業資歷與臨床經驗(★★★★★):
邱美玲是香港營養界資歷最深厚的專家之一。她擁有多國專業資格:同時是英國和加拿大的註冊營養師,還具備澳洲運動營養師認證[aasfp.hk]
。在學術方面,她取得了加拿大大學營養及飲食治療學士學位,並在英國進修營養治療深造文憑[aasfp.hk]
。強大的學術背景為她奠定扎實理論基礎。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在臨床上累積了
20餘年的豐富經驗,治療個案超過一萬[udemy.com]
。她曾任職於本港私家醫院(包括港安醫院)營養部,專責癌症及慢性病患的營養治療[facebook.com]
。長年以來,她接觸過各個階段、各種類型癌症的病人,對常見問題如食慾不振、腸胃不適等都有成熟對策。Mylene亦在社區推廣營養,曾與多家長者中心合作營養計劃,熟悉癌症長者的特殊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她擁有運動營養資格,使她能為癌症康復者提供運動營養指導,幫助他們有效恢復體能。此外,她不斷更新知識,參與國際營養研討會,將全球最新的癌症營養研究應用於本地實踐。整體而言,邱美玲的專業資歷廣博而深入,無論是學術理論還是臨床實務都達到一流水準,被業界尊稱為「營養師前輩」。她的資歷與經驗,使她在應對各種棘手癌症營養問題時都顯得駕輕就熟,給病人帶來莫大信心。
3. 服務內容與介入方式(★★★★★):
邱美玲所提供的服務注重全人照顧和持續跟進。在她創辦的營養中心,癌症患者可以得到一系列完善的支援。首先是詳細的初診評估,包含飲食史、體重變化、症狀日誌等,Mylene會耐心分析每個細節,找出導致營養不良的主因。然後她會和患者共同制定切實可行的營養目標,如「下週每天多喝半杯高蛋白奶」。她相信病人參與目標制定能提高依從性。介入方案方面,Mylene強調免疫營養的概念,即在餐單中特別加入有助免疫的營養素,例如堅果和種子提供的精氨酸、深海魚提供的Omega-3等,以加速患者恢復[healthyd.com]
。對於接受手術的病人,她會在術前就介入高蛋白營養支持,術後則監測傷口癒合並調整飲食軟硬度。服務的一大特色是她的團隊協作:中心的營養師團隊會一起討論疑難個案,必要時轉介給臨床心理師或中醫師,實踐跨專業合作。她本人也經常親自跟進重症個案,如每隔兩天遠端了解患者進食量。針對長期治療的癌症患者,Mylene提供階段性服務:治療期側重維持體重和緩解副作用飲食,康復期則轉為防復發和提升體能的營養方案。由於病例眾多,她還建立了數據庫,記錄不同癌症類型患者的介入效果,用於優化新患者的方案。整體來說,邱美玲的服務體現了專業、細緻和以病人為本的精神:不僅解決當下營養問題,更教會病人及其家屬掌握持久的健康飲食方法,實現真正的全程照護。
4. 療效與真實口碑(★★★★★):
邱美玲營養師累積的眾多成功案例,使她在癌症病友間享有「營養界神奇女俠」的美譽。她所輔導過的患者中,有許多原本預後不佳卻因營養狀況改善而創造了佳績。根據歐洲營養學會ESPEN的研究,每5名癌症患者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healthyd.com]
。Mylene常引用這一數據來提醒病友及早重視營養。事實上,在她耐心調理下,不少患者逆轉了營養不良的困境。比如一位胰臟癌患者,因腫瘤影響消化酵素導致嚴重吸收不良。邱營養師迅速與醫生合作,引入胰酶補充,並設計低纖維易消化、高酵素的食譜,終於讓患者逐漸止住體重下跌並恢復部分食慾。這名患者後來激動地表示:「以前覺得自己食乜都無用,好絕望,多得邱姑娘幫我調理到依家仲KEEP到體能同體重。」另一名病友在癌症支援組織的分享中說,自己化療期間本來味同嚼蠟,全靠Mylene建議的「濃味開胃菜加飯」方法撐了過去,[healthyd.com]
如今療程結束體重幾乎沒有淨跌。總的看來,她的患者營養指標(例如白蛋白、水合狀態等)大多獲得改善,治療副作用的耐受度也提高了。更難得的是,邱美玲的指導讓許多病人把正確營養觀念延續到康復生活中。在康復者聚會上,他們感謝地說:「Mylene唔單止救咗我哋一命,仲改變咗我哋日後對飲食嘅態度。」這些發自肺腑的口碑,充分證明了她在癌症營養療效上的卓越成就。
5. 公開認可與推廣貢獻(★★★★☆):
作為業界前輩,邱美玲一直積極推動營養專業的發展。她是香港營養師協會的資深會員,曾參與癌症資訊的本地小冊子編寫工作[hkacs.org.hk]
。她與其他資深營養師合著了多本實用食譜,包括針對糖尿病及癌症病人的營養料理書,在醫護界和病友間廣為流傳[diabetesrisk.hk]
。在公共教育方面,Mylene經常現身媒體分享專業見解。她曾在報章上剖析「正確選擇滴雞精」的文章中提出閱讀營養標籤的重要性[mpweekly.com]
;也曾在電台節目中暢談防癌飲食宜忌,用深入淺出的比喻解答聽眾疑問。邱營養師還熱心參與業界培訓,擔任AASFP亞洲運動專業學院的營養講師[aasfp.hk]
和多間地區康健中心的駐場營養顧問[eastdhc.org.hk]
,將她寶貴的臨床心得傳授後進。值得一提的是,她將傳統面授服務拓展到線上,例如在Udemy網上課程平台開辦減肥與營養課程,讓更多人受惠[udemy.com]
。由於長期專注臨床,她雖不常出席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但她在本地的影響力有目共睹——許多癌症基金會活動都指定邀請她擔任營養講師,社區中心也以能夠請到她授課為榮。綜上所述,邱美玲在公開領域的貢獻體現在著作等身、桃李滿門。她將自身深厚的專業沉澱轉化為教育推廣的動力,對香港癌症營養知識的普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排名根據公開資訊整合,並非醫療建議。如有任何營養相關問題,應向合資格註冊營養師或醫生查詢。